8月12日上午,茂名市人社局、茂名市文广旅体局联合召开茂名市“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暨“广东粤菜师傅名村”(旺同村)评选宣传推广活动现场会。
活动举办地,正是在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广东特色名村”系列评选活动中,以80多万票暂居全省“特色名村”第一的信宜市东镇街道旺同村。
这个时机和地点,两个部门联合召开,各村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新风向?
一条村的启示
“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旺同村是个观察窗口。
旺同村位于信宜市区东郊,离市区4公里。这些年,信宜市旺同村成为乡村旅游热门目的地,人们不仅冲着漫步竹林绿道而来,还为能吃上地道的本土菜式。
怀乡鸡是信宜市特色产业,在当地的“粤菜师傅”工程培训中,“鸡”菜式是教学和研发的重点。今年50岁的雷卡林是信宜市“粤菜师傅”培训基地第一期学员,如今是“旺同人家”农家乐的主厨。而“旺同人家”还是“粤菜师傅”学员创业店、茂名市“粤菜师傅”名店。
12日中午,与会人员沿着“十里竹道”来到“旺同人家”,观摩“粤菜师傅”送教下乡学员的现场培训。在旺同,全村有200多人在市内外从事厨师行业,是远近闻名的“粤菜师傅村”。村里还专门建立了粤菜师傅文化展馆,展示信宜的饮食文化发展,该馆也成为当天的观光热点。
旺同还是以“粤菜师傅”工程为纽带打造“粤菜师傅+旅游”模式的代表。依托竹林、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等优良自然资源,旺同以竹文化为主题,精心打造了“十里竹道”公园,建设2.5公里绿道,并结合乡村种养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旅游。
在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广东特色名村”系列评选活动中,旺同正在冲击“广东粤菜师傅名村”奖项。茂名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董晓璐指出,此次现场会借开展“广东粤菜师傅名村”评选的机会,进一步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旺同村和其他美丽乡村网络投票作进一步发动。
旺同村是“粤菜师傅”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全域旅游是信宜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自‘粤菜师傅’工程开展以来,信宜已建成10条乡村特色美食线路,将信宜的美食融入旅游文化产业中。”信宜市委书记罗汉杰说,信宜旺同村以此为契机推进实施“粤菜师傅+农业+旅游”行动,深入挖掘农村自然禀赋,发挥信宜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带动优质食材基地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哪些着力点?
总的来看,以“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主要是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
先来看人才振兴。
“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以来,茂名在全省首创‘培训+孵化+创业就业’模式,把培训与就业创业精准对接,创新就业载体建设和孵化就业模式,打通就业创业渠道。此外,通过技工院校学制培养、培训机构职业培训“两手抓”,信宜市等地还组建了乡村流动粤菜师傅服务队,实现了省、市、县培训基地建设“三级覆盖”和送教下乡、镇镇开班的目标。
记者从会上获悉,茂名注重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要求各地完善培训基地建设,推动培训下沉乡镇农村基层,针对有意愿的农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大规模开展初、中级技能培训。还要积极挖掘本地特色菜资源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认定,及时将具有地方特色的“粤菜师傅”培训项目纳入其中,将参加培训的各类劳动者纳入培训补贴范围。在茂名实施“粤菜名厨”培养行动计划中,今年还将完成2个省级培训基地和2个大师工作室建设,培训粤菜师傅3600人。
纵观这场现场会,“地方特色”提及频次最高,给予各地发挥自身特色落地推进的启发和空间。会上透露,将结合实际开发茂名菜菜品标准,比如,化州牛杂、隔水蒸鸡、红烧乳鸽、信宜杨桃鸭等可以开发制定标准。
再来看产业振兴。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支持农民和贫困人口培训和就业创业,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强村富民、走质量兴农之路的战略举措。
茂名是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目前,茂名正在开发推广冼太庆功宴、潘茂名养生宴等特色菜品,提倡健康饮食理念,深挖传统粤菜饮食文化。接下来,市县乡联动机制将会加强,搭建“粤菜师傅”供需对接平台,继续加大“粤菜师傅”就业扶贫基地、就业创业一条街、孵化店、实训店、精准扶贫就业创业店的建设。具体到乡村,可在“粤菜师傅”品牌下推动项目开发,延长粤菜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粤菜乡村产业项目。
还要看生态振兴。良好的生态成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以“粤菜师傅”工程为纽带,推出“粤菜师傅+旅游”模式也可以成为一大抓手。下一步,茂名依托乡村旅游资源,扶持创办一批具有“农家乐”特色的美食名店,培育“一村一店一菜”,挖掘“一镇一特色菜一故事”,推动乡村美食与旅游产业同步发展,以生态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茂名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梁建透露,今年将举办“2020年茂名市乡村旅游美食线路评选活动”,推动建设乡村美食旅游线路10条、粤菜特色美食点80个,推进“粤菜师傅+民俗+乡村休闲旅游”模式发展。
一些具备良好生态条件的村落,不妨再加把劲,采用“粤菜师傅+旅游”的模式提升自己。
据悉,茂名有很多粤菜师傅在珠三角等地就业,以信宜高田村为代表的“师傅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会议要求各地深入挖掘名厨、名村,推动建设一批粤菜师傅名村。对于旺同村而言,现场会在此举办并不仅仅是为了鼓劲加油,正如会上要求的,旺同村应以此为契机,按照“粤菜师傅名村”建设标准,补全短板,真抓实干,成为名副其实的名村。
■延伸
数据显示,实施“粤菜师傅”工程2年来,茂名开展粤菜师傅培训7700多人,带动12000多人就业创业;建立省、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16个;举办了1个省级职业技能竞赛、7个市级技能竞赛,7位粤菜师傅获得“广东省技术能手”;评出了茂名十大名厨名菜名点名店,开发了8条乡村美食旅游线路。走出了欠发达地区“粤菜师傅”工程助力精准扶贫、增收致富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