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监测数据显示,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2020年上半年茂名主要商品价格呈偏强运行态势。其中,肉类价格升幅明显;粮食、禽类、蛋类、蔬菜价格普遍小幅上扬;食用油、水产品价格小幅波动;水果价格普遍下行;液化石油气价格小幅下降,成品油价格一次上调三次下调;新冠肺炎防护医药用品价格基本稳定。具体价格情况及后期走势如下:
一、主要商品价格运行情况
(一)生猪、猪肉价格情况。
1.生猪出场价格高位盘整。
2019年,茂名市生猪出场价格基本处于上升态势,2020年上半年维持高位盘整态势。1月份延续2019年的升势,至2月份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点,3月份起逐渐小幅回落,4、5月份延续跌势,6月份起小幅反弹(详见下图1)。2020年1至6月份茂名生猪出场价格分别为19.12元/500克、21.18元/500克、19.73元/500克、17.93元/500克、15.69元/500克、16.71元/500克。2020年上半年生猪平均出场价格为18.39元/500克,比2019年同期6.61元/500克上升178.21%(详见下图2)。
2.猪肉零售价格大幅上升。
2020年上半年,全市监测的四种猪肉综合零售均价为33.24元/500克,比去年上半年14.40元/500克上升130.83%。其中,排骨上半年均价为41.67元/500克,比去年上半年23.71元/500克上升75.76%;精瘦肉上半年均价为35.80元/500克,比去年上半年14.40元/500克上升148.63%;有皮上肉上半年均价为27.62元/500克,比去年上半年9.56元/500克上升188.87%;肋条肉上半年均价为27.87元/500克,比去年上半年9.92元/500克上升180.82%(详见下表3)。
表3:2019年上半年与2020年上半年主要猪肉零售价格对比表单位:元/500克
(二)牛肉、羊肉价格双双上涨。
受节日肉类消费增加的影响,上半年牛肉、羊肉价格双双上涨。其中,牛腱子肉、牛腩、去骨羊肉、带骨羊肉每500克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51.42元、43.40元、61.49元、51.45元,同比分别上升25.31%、27.22%、16.73%、13.73%。
(三)鸡肉、鸡蛋价格震荡上行。
上半年,茂名市鸡肉、鸡蛋供应充足,需求趋旺,总体价格处于较低价位运行,同比震荡上行。监测的鸡肉、鸡蛋每500克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21.82元、6.66元,同比分别上升9.28%、4.70%。
(四)水产品价格小幅波动。
上半年,纳入监测的10种水产品呈“5升5降”态势。其中,带鱼、黄鱼、海虾、基围虾、草鱼、鲤鱼、鲢鱼、鲫鱼、鳙鱼、罗非鱼每500克平均价格分别为23.70元、20.02元、57.63元、41.24元、9.92元、6.88元、6.98元、8.16元、8.75元、6.97元,同比分别下降1.58%、2.26%、10.88%、13.32%,上升2.43%、14.07%、7.16%、1.61%、6.98%,下降1.02%。
(五)蔬菜价格普遍小幅上扬。
上半年,纳入监测的32种蔬菜(含叶菜类和非叶菜类)价格呈“23升9降”态势。1至6月份每500克价格分别为4.04元、4.50元、4.01元、4.15元、3.71元、3.83元,上半年综合平均价格每500克为4.04元,同比上升2.24%。(详见图4)。
图4: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蔬菜综合均价对比走势图
(六)水果价格普遍下行。
上半年,列入监测的橙子、红富士苹果、高州香蕉、鸭梨、黑美人西瓜每500克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5.64元、6.87元、2.73元、4.12元、2.76元,同比分别下降2.25%、14.21%、14.72%、25.95%、0.53%。
(七)粮食价格小幅上升,食用油价格小幅波动。
上半年,粮食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呈平稳走势,较去年同期小幅上升。纳入监测的晚籼米、丝苗米、一级粳米(珍珠米)每500克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2.75元、2.95元、3.09元,同比分别上升5.95%、3.57%、3.24%。
上半年,本地花生油(散装)每500克平均零售价格为12.99元,同比上升11.31%;鲁花花生油、金龙鱼特香花生油、方香花生油、金龙鱼调和油、方香调和油每桶(5L)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139.27元、121.71元、115.00元、61.15元、56.76元,同比分别上升1.02%、0.31%,下降0.98%、1.46%、0.27%。
(八)液化石油气价格小幅下降。
1至6月份市区瓶装液化石油气(开户气)每瓶价格分别为91.25元、88.50元、83.20元、74.25元、69.75元、64.00元,上半年均价为78.49元,同比下降0.59%。
(九)成品油价格一次上调三次下调。
上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共四次调整,呈“一次上调三次下调”态势。茂名市按照省发展改革委公布调整后的成品油最高销售价格进行销售。目前,茂名市成品油(国V标准)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最高零售价格分别为5.62元/升、6.09元/升、5.21元/升。
(十)新冠肺炎防护相关医药用品市场价格稳定。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通知要求,按照省价格监测中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工作部署,茂名市价格监测中心于1月23日起开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医药用品应急价格监测工作,并且不定期对全市的各大药店开展市场价格巡查工作。疫情防控期间(1月24日至6月30日)通过采报价人员每天采集调控品种价格监测数据上传到市农产品价格信息网对外发布,共发布价格数据173000余条,为政府提供快捷、准确的价格参考依据。上半年,共收集全市《茂名市农副产品价格监测表》和《新冠状病毒疫情相关医药用品价格应急监测日报表》1002份,向省价格监测中心报送市场价格动态分析报告143篇,累计对全市30家药店、5家超市、22家农贸市场进行市场巡视共450余人次。
目前,纳入监测药店的相关医药用品除了口罩外,其它品种供应充足,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据茂名大参林连锁药店有限公司油城六路分店(监测点)数据显示,消毒液(茂康75%乙醇消毒液,60ml/瓶)零售价格为2.10元/瓶,板蓝根颗粒(白云山10g*20包)零售价格为13.00元/包,板蓝根颗粒(华润九九九10g*20包)零售价格为23.50元/包,抗病毒口服液(香雪10ml*18支)零售价格为39.80元/盒,抗病毒口服液(老桐君10ml*12支)零售价格为27.50元/盒,奥司他韦颗粒(15mg*10包)零售价格为70.00元/盒,阿莫西林胶囊(石药中诺0.5g*10粒)零售价格为8.40元/盒,头孢拉定胶囊(阿特维斯0.25g*10粒)零售价格为3.50元/盒,头孢拉定胶囊(邦民0.25g*10粒)零售价格为3.00元/盒。
二、原因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
(一)生猪及猪肉
从图1看,2020年1至2月份生猪出场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上行,主要原因:一是猪肉需求大幅增加。受节日因素的影响,春节期间猪肉需求大幅增加,生猪供给偏紧局势依旧不改,价格持续走高。另外,受茂名传统祭祀习俗的影响,春节期间迎来我市全年的猪肉消费旺季,这一时间段为拉升猪肉消费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是猪肉供给减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部分猪肉档口未完全营业,供给减少,因此价格有一定幅度上升。三是生猪调运受阻。因交通运输受阻,生猪流通不畅,生猪调运受阻,进一步加剧市场短缺。四是节后生猪出栏减少。生猪养殖户纷纷选择节前出栏生猪,导致节后市场缺猪严重,生猪进入一个空档期,有利于猪价上涨。3月份起逐渐小幅回落,至5月份降至今年上半年的最低点,主要原因:一是受猪价高位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猪压栏增多,大体重猪销售困难,拉低整体猪价。二是生猪产能加快恢复,养殖户选择出栏的意愿较为明显,市场供应大于市场需求,屠宰企业集体下调收猪价格,猪肉供给持续增加,猪价连续下跌。三是夏季气温偏高,饮食较为清淡,人们胃口变化导致对肉类需求下降。四是鸡肉、牛羊肉的供给相对丰富,疫情之后在猪肉相对高价的对比下人们会更多选择鸡肉或牛羊肉。6月份起开始小幅反弹,主要原因:一是随着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虽然生猪存栏有所回升,但是市场总体缺猪仍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由于前期市场恐慌杀跌行为导致当前供应偏紧局面突显;二是目前餐饮行业、大中院校、企业食堂等集团消费增加,市场需求趋旺,加之近期外国猪肉进口量持续减少,从而导致生猪价格短期内小幅上扬。短期内市场生猪供应偏紧局面难改,虽然高价肉对消费形成一定抑制作用,但是供应短缺仍占市场主导地位。预计短期内供需两端博弈将再度趋入激烈状态,总体猪价高位震荡为主。
(二)牛肉、羊肉
一季度,牛肉、羊肉上涨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猪肉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对牛肉、羊肉的消费需求持续提振;另一方面是受疫情的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受阻,外调的牛、羊减少,市场供应的羊肉、牛肉相应减少,导致价格高位上行。二季度,牛肉、羊肉缓慢回落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疫情的影响,餐饮行业受到重创,牛羊肉需求骤减,导致货物积压,供大于求;另外一方面是当前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人均收入减少,人们在消费端的表现明显下降,甚至直接影响肉价。夏季牛羊肉价格一般均走低,牛羊肉消费需求不旺,供需相对宽松。综合考虑,预计短期内牛羊肉价格将维持高位小幅调整态势。
(三)禽蛋
一是产能增加。由于去年猪肉价格较高,市民增加了活禽和鸡蛋消费,这也带动了蛋鸡养殖规模急剧扩张,导致今年以来禽蛋市场供大于求。二是需求减弱。受疫情影响,大型公共聚餐仍被禁止,禽蛋类的消费量大打折扣,社会消费整体较低迷。当前我市进入高温、多雨季节,不利于鸡蛋的储存,下游采购心态谨慎,多数经销商对后市信心不足,备货意愿不强,市场需求仍然较为低迷。预计短期内禽蛋价格将继续低位震荡。
(四)水产品
一是节日期间需求量增加。据市场经销商介绍,春节期间,市民对海水产品尤其是海虾类需求量大幅增加;二是节日期间供应量减少。春节期间,出海捕捞的船员大部分已经回家过年,海水产品的市场供应量有所减少。三是成本上升。渔船的捕捞成本增加,经销商的收购价格也随之上涨,这些因素推动了海水产品价格走高。四是第二季度受休渔期影响,鲜活海水产品供应略减,价格也随之走强。南海伏季休渔期将持续到8月16日结束,预计后期海水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调整态势;淡水产品价格基本平稳。
(五)蔬菜
从图4看,2020年1至2月份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节日效应,带动需求上涨;二是节日期间区域内大部分农贸市场的档口处于关闭状态,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三是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具有恐慌心理,存在不理性购买情况,造成阶段性供应偏紧;四是节日期间人工费用、运输、储存等成本增加。进入3月份后,气温逐步回暖,本地蔬菜生长速度加快,加之近期道路运输的恢复以及用工紧张程度得到缓解,运输的费用与人工费用逐渐恢复到常态,费用有所下降,对菜价下降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4月份蔬菜价格小幅上扬的主要原因是受阴雨天气影响,蔬菜采摘、运输难度加大,成本升高,推动蔬菜价格出现上涨。5月份,我市天气晴好,本地蔬菜生长速度加快,产量明显增加,各地蔬菜存量充裕,供给一直处于宽松状态,蔬菜价格普遍小幅回落。6月份,我市暴雨天气较为频繁,本地部分蔬菜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上市量减少,外地蔬菜占主导地位,导致蔬菜总体价格小幅上扬。目前进入夏季,露天蔬菜成为主流。气温升高有利于蔬菜的生长,蔬菜成熟周期大大缩短,产量增速明显。后期若没有出现异常天气情况,预计蔬菜价格将呈现季节性回落态势。
(六)水果
同去年同期价格相比,今年上半年水果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受疫情影响,今年整体水果市场交易低迷,交易量同去年相比减少较多,整体价格也不如去年。虽然复产复工有序进行,但对于消费者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居民消费体量还未恢复正常水平,消费动力明显不足,价格相较于去年同期明显下降。一是随着气温升高和季节变化,部分品种多个种植产地都成熟上市,总供应量增加,市场销量未同步增加,商户选择较多,各产地价格竞争激烈,产地出货价有所下降,市场售价相应下降。二是前期上市的早熟品种大部分采用大棚种植,成本费用较高,市场售价较贵。现在有部分露天种植水果也成熟上市,成本比大棚少,市场价格较低,拉低整体价格。三是部分品种产地水果出货量有所增加,消费市场不能及时消化,商户进货后售出周期长,现在天气条件不利于存放,部分商户降价出货,造成价格出现下降。
夏季是水果的上市和供应旺季。在供应总量和品类增加的情况下,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果类可以相互替换和补充,预计后期水果价格将小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