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茂南区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7年2月16日在茂名市茂南区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茂名市茂南区财政局局长 吴云波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茂名市茂南区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向大会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区政府及财政部门全力组织收入,科学调度资金,合理安排支出,强化监督管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一)全区财政总收支情况。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66441万元,比上年(下同)增收53639万元,增长25.2%。全区财政总支出完成266253万元,增支62808万元,增长30.9%。
(二)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1543万元,增收5176万元,增长9.2%。全区税收收入完成41780万元,增收1077万元,增长2.7%,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9%,其中:国税收入完成13574万元,增收2468万元,增长22.2%;地税收入完成28206万元,减收1391万元,减幅4.7%。全区非税收入完成19763万元,增收4099万元,增长26.2%,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2.1%。
(三)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情况。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1377万元,增支32041万元,增长16.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283万元,增支573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3258万元,减支995万元;教育支出45771万元,增支232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495万元,增支106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95万元,减支6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244万元,减支51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0688万元,增支7003万元;环境保护支出7559万元,增支6492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4516万元,增支2891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1059万元,减支2236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01万元,增支436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218万元,增支531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515万元,增支1391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266万元,增支56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9万元,增支8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1165万元,增支173万元;其他支出1655万元,增支1253万元。
(四)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3027万元(其中:区级收入1658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7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4164万元),减收27147万元,减幅45.1%。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5592万元,减支17075万元,减幅40%。
二 、2016年主要工作情况
各位代表,2016年区政府及财政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财政经济形势,立足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源建设,努力增收节支,加大监管力度,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完善收入征管机制,加强财税联动,及时下达税费征收任务,分解细化收入目标责任,充分调动各镇(街道、开发试验区)和各征管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征管合力。改进税费征管方式,重点抓好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所得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和房地产、建筑安装、饲料生产、汽车销售、烟花爆竹批发、高岭土加工等行业税费征管。全面清理和追缴应缴未缴非税收入,坚决杜绝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坐支、私分非税收入等现象,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二)力促经济加快发展。有序推进融资工作,成功获得100000万元融资贷款额度(其中西城片区道路建设项目、茂南产业园道路建设项目各50000万元)并到位15000万元,完善园区路网、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投入5384万元支持区污水处理厂和金塘镇污水处理站建成试运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稳步推进天源石化年产10万吨丙烯、大泽天年产18万吨脱蜡脱油、切割、精制联合装置、新华粤精细化工科技创新园等项目建设,支持启动高岭土产业园筹建工作,力促正邦科技、华佳达冷暖集中供热等项目建成投产。
(三)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加大投入支持高标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认定,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入园率达95%。大力推进镇级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及区人民医院创“二甲”工作,支持区疾控中心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支出新型城乡合作医疗资金31600万元,投入1252万元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发放新型城乡养老保险金、城乡低保资金、80岁以上高龄津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优抚对象补助等资金29237万元。投入1145万元储备小麦、稻谷、大豆油等2.3万吨,投入563万元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发放农机购置补贴和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资金3218万元。
(四)大力加强财政监督。开展清理“小金库”、“收支两条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饭堂等检查工作,查出违规使用专项资金8.9万元,追缴应缴未缴非税收入1212.2万元。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追收财政逾期周转金和原农金会欠款共99万元。开展财政票据清理工作,检查156个单位,验检率和合格率均达100%,核销财政票据126.2万份。支持加快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做好农村集体经济重点审计工作,审计资产总额6657.3万元。组织政府采购预算金额5420万元,实际采购金额4948万元,节约资金472万元,节约率8.7%。
(五)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完成区二级预算单位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通过平台划拨资金226511万元。将公办幼儿园收费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深化公务卡改革,全区预算单位使用公务卡消费438万元。改革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核机制,共收到送审预、结算项目728件,送审造价82700万元,完成审核647件,审核造价68900万元,审减率13.5%。对6109.3万元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自评和重点绩效评价。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扫尾工作,对保留公务用车统一喷涂标识字样。
(六)加强财政内控管理。制定《茂南区财政局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茂南区财政局财务管理制度》和《茂南区财政局干部考核评价办法》、《茂南区财政局工作人员问责暂行办法》,建立“1+8+25”内控制度体系(即1个内部控制基本制度、8个专项风险管理办法、25个股室<单位>内部风险操作规程),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每月初由各业务股室填好《财政资金支出情况汇总表》、《区级预算内支出项目拨付情况表》、《区级预算内预备费拨付情况表》、《区级财政指标款拨付情况表》,报相关领导审批后才能支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各位代表,2016年我区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新的财税增长点不多,财政收入增速不快,刚性支出增长过快,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支持发展能力较弱,传统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支撑作用不足,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新的增长极;财政改革步子还不够大,预算执行约束力度不够,财政支出绩效有待提升,财政监管还需加强;受财源税源结构不合理、国家结构性减税降费等主客观因素影响,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17年预算草案
2017年预算草案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市十一次党代会、区八次党代会精神,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要求,以“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促进发展、保障民生”为原则,加强财源建设,积蓄生财后劲;加强收入征管,做大财政蛋糕;优化支出结构,强化保障能力;提升理财水平,提高收入质量,为推动全区社会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支撑。
(一)2017年财政收入安排。全区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288459万元,比2016年预算收入计划安排186660万元增收101799万元,增长54.5%。2017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增收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将2016年结转的专项资金56393万元列入2017年预算;二是将上级提前下达的专项资金22189万元列入2017年预算。剔除上述两项资金共78582万元后,区本级实际安排的收入为209877万元,比上年预算186660万元增收23217万元,增长12.4%。主要收入项目如下:
1.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64631万元,比2016年实绩数61543万元增收3088万元,增长5%。其中:
(1)国税收入以2016年实绩数13574万元为基数,按5%增幅作为2017年任务数,全年安排14253万元;
(2)地税收入以2016年实绩数28206万元为基数,按5%增幅作为2017年任务数,全年安排29616万元;
(3)非税收入以2016年实绩数19763万元为基数,按5%增幅作为2017年任务数,全年安排20762万元。
2.转移性收入以上年省、市对我区的固定补助款,加上上年专项结转和提前下达2017年专项资金收入为基数,全年安排223828万元。其中:
(1)上级税收返还收入4469万元;
(2)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951万元;
(3)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962万元;
(4)农村税费改革补助收入1891万元;
(5)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7956万元;
(6)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助收入860万元;
(7)固定数额补助收入5443万元;
(8)结算补助收入494万元;
(9)教育转移支付收入2967万元;
(10)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547万元;
(11)提前下达2017年上级专项资金收入22189万元;
(12)上年专项结转收入56393万元;
(13)土地出让收益调入及基础设施配套预计收入109706万元。
(二)2017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计划安排288459万元。其中:
1.按功能分类科目明细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47660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安排9852万元;
(3)教育支出安排44879万元;
(4)科学技术支出安排492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442万元;
(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安排43449万元;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安排11241万元;
(8)节能环保支出安排106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安排8765万元;
(10)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21698万元;
(11)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支出安排572万元;
(1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安排998万元;
(13)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安排1262万元;
(14)粮食物资储备事务支出安排1300万元;
(15)住房保障支出安排2778万元;
(1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1万元;
(17)预备费安排4600万元(用于统筹安排各项突发事件、应急、救灾、考核或上级政策要求开展的工作等);
(18)其他支出安排350万元;
(19)上解省市支出安排5045万元;
(20)债务还本支出安排21950万元;
(21)债务付息支出安排4614万元;
(22)上年专项结转支出安排56393万元。
2.按经济分类科目明细如下:
(1)基本支出83288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62549万元、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317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7561万元。
(2)项目支出205171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2061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726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5373万元、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支出1975万元、债务利息支出4614万元、基本建设支出172万元、其他支出10731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1万元、上年专项结转支出56393万元。
(三)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支计划安排。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安排108578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0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578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计划安排1080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08000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安排578万元。
(四)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计划安排。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计划安排11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的支出11万元,收支平衡。
四、2017年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2017年是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努力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突破,谋求新的作为,坚持依法理财,深入推进财政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一)加快经济发展,抓好财源建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更好地发挥园区承载项目、吸纳投资、增加税费的作用。继续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帮扶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做大做强一批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行业企业,稳定财源税源基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鼓励民间投资,促进有效投资增长。
(二)科学研判形势,抓好财税征管。根据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等因素变化,科学研判经济税收形势,制定组织收入预案,提高收入预测的准确性。创新税费征管方式,提高征管效率,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做好协税护税工作,加强税收协控联管,充分调动涉税各级各部门协同治税的积极性,对相关行业、企业、个体大户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共同打击涉税违法行为,保证税收应收尽收。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管理,拓宽国有资源(资产)收入征收渠道,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三)集中使用财力,抓好支出保障。加强财政支出审核把关,大力推进公务卡使用,全面提高公务卡使用率,严格按照中共八项规定的要求控制办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加大民生实事投入,科学统筹财力支持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出,优先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开展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工作,全力创建卫生强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三农”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加强环境治理,防治环境污染,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和面貌。
(四)提升财政绩效,抓好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强化财政资金支付管理,规范资金分配和拨付程序。健全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预算体系,完善从编制到执行的部门预算管理办法,科学制定公用支出定额标准。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及时公开当年部门预算和上年度收支决算及“三公”经费决算情况。充分利用国家创新金融政策及工具,通过融资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扩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范围,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五)强化财政职能,抓好财政监管。加大对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收支、资金拨付程序的监管力度,实行以查促管、以管促改,保证财政资金安全使用。强化专项资金监督,重点检查涉农惠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做到以监督促管理、以管理促服务。完善政府性债务动态监管机制,规范举债行为,将债务规模压缩在可控范围内,有效防控债务风险。突出非税收入“以票管收、以票控收”,全面实施非税收入上非税系统、政府采购电脑系统申报和审批的管理方式,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和政府采购监管行为。
各位代表,2017年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奋发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坚决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实力茂南、活力茂南、平安茂南、幸福茂南、和谐茂南”而努力奋斗!
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主办: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茂名市信息中心
内容及技术支持: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05085994号-1
主办: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茂名市信息中心
内容及技术支持: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05085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