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茂名晚报记者冯小飞通讯员陈朝晖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岑稳
昨日上午,“2021年民间收藏文物公益咨询鉴定活动”在茂名市博物馆二楼举行。现场参与活动的53名市民亮出自家“宝贝”接受专家的鉴定,并与专家展开热烈的互动与交流。本次活动共鉴定藏品316件,其中到代的文物50件,现代仿品或工艺品266件。
专家:收藏文物要多看多积累
当天,来自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林亚兴、谢海山、陈滢、鲁方在茂名市博物馆“坐诊”,分别提供钱币、金属器、玉器、杂项、书画以及陶瓷的咨询鉴定,免费为市民普及文物保护及文物鉴赏知识。参加活动的市民把藏品带到现场,有秩序地接受专家的鉴定。
在活动中,专家拿起放大镜、手电筒认真地查看市民的藏品,不时有宝贝得到专家的肯定。“这个可以看到是乾隆年间的青花。”市民潘先生带来8件瓷器。其中一件是他10年前花70元从北京淘到的,经过专家鉴定后,认为是清乾隆年间的青花瓷,是一个牡丹纹棋子罐,具备收藏价值。
专家们结合藏品本身,综合鉴定,给出中肯的意见。在书画鉴定席上,一位市民拿出一幅仕女图。专家看后,表示“这个是高仿印刷品,在印刷的基础上再画了几笔,手作书画会看得出笔的轻重缓急、墨的浓淡干枯,而印刷品则不同。”专家现场分享如何鉴定书画,并有针对性地给出意见和建议。
她说,“我建议大家在文物收藏过程中不要随便听信故事,不要随便相信可以拾漏,如果真的要进行文物收藏,可以常到博物馆看真迹,多点买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博物馆藏画集,还有权威出版社出版的著名画家、陶瓷、杂项的专集,做到有积累、有心得,这样才可以。”
市民:“活动非常有意义”
“以前我有收藏品都不知道到哪里鉴定,现在来博物馆和专家交流,我学到很多收藏的知识。”送藏品来鉴定的市民纷纷表示活动非常有意义。有的市民此前曾多次参与市博物馆组织的公益咨询鉴定活动。他表示,这类公益咨询鉴定邀请到的都是权威的专家,而且是公益的,非常值得大家参与。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物局、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茂名市博物馆承办,旨在推动文物鉴定与普法工作走向基层,让专家与民众面对面交流互动,积极引导民间合法收藏和合理收藏,满足广大民间收藏爱好者的鉴定咨询需求,同时,活动是进一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次实践。
主办: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茂名市信息中心
内容及技术支持: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05085994号-1
主办: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茂名市信息中心
内容及技术支持: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05085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