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原文: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茂名滨海新区“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广东茂名滨海新区(以下简称“滨海新区”)抢抓“双区”建设、佛山产业转移机遇,推动“湾区带”联动发展,在新时代数字经济大背景下,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时期。滨海新区是茂名市“四大平台”之一,是全市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是打造茂名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业当家的战略高地。
《茂名滨海新区“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重点明确了“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茂名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原则、主要任务,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是“十四五”期间茂名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规划思路
《规划》根据滨海新区实际情况,立足“绿色化工”底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环境、滨海新区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提出茂名滨海新区在新发展阶段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空间布局。
二、主要内容
《规划》由四章十五节构成,主要包括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总体要求、发展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一章是注重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系统总结了滨海新区“十三五”时期谋划重大项目、临港产业基础搭建、创新体系建设、基础建设与城市品质、民生保障与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与产业发展、政府服务与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认真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滨海新区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是提出总体要求。滨海新区坚持五大发展原则,立足绿色化工“底色”,打造独具核心竞争力的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基地,打造茂名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业当家的战略高地,建设“港-产-城-乡”融合发展的、功能完善的、环境友好的港湾新城。
第三章是明确主要任务。“十四五”时期,滨海新区将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高起点规划具有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经济集聚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建成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的共享社会。
第四章是强化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增强规划的导向作用和约束作用、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强化要素资源保障、营造更好发展环境等内容,保障滨海新区“十四五”规划有效实施。
三、规划亮点
《规划》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布局。《规划》强化了空间管控在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强调以空间布局来统领生产力布局,统领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资源配置的意识,体现了规划的前瞻性、引领性和指导性。
二是强支撑。突出“制造业当家”,强化产业支撑作用。一是做强做优绿色化工产业,打造轻烃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二是高起点培育建设聚烯烃产品下游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着重发展聚丙烯及改性复合材料的加工制造业,高起点培育建设碳纤维产品下游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三是打造世界首个以高温气冷堆为能源核心的零碳标杆示范园区。四是大力发展氢能及相关产业,培育建设氢能源多场景产业应用实验平台及制造产业集群。五是建设服务化工园区的公用工程,搭建化工园区公用工程平台,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六是重构一条新能源化工与传统石化互通互补的产业链,在协同传统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打造新的产业链利益共同体。
三是新格局。积极推进全方位开放,大力推进环滨海新区建设,深入推动与周边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积极与佛山市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努力提高区域合作、国际合作的水平与成效。
四是新高度。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建设成为“港—产—城—乡”融合发展、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港湾新城,初步建成产业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的共享型社会。
此外,《规划》还着重突出与省市相关规划无缝衔接,全面对接省市“十四五”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展目标既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又聚焦2025年近期目标,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园区治理等方面具体工作也注重加强与其他专项规划衔接。
四、规划展望
总体来看,《规划》既满足省市对茂名滨海新区“十四五”时期的建设要求,又充分结合了滨海新区自身实际。下一步,茂名滨海新区要加快推动《规划》转化为具体工作行动,探索和形成具有滨海新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茂名市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高质量强省、建设高质量强市提供有力支持。
主办: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茂名市信息中心
内容及技术支持: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05085994号-1
主办: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茂名市信息中心
内容及技术支持:南方新闻网
粤ICP备05085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