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催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连日来,化州杨梅镇人大组织村(居)代表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护绿活动,各级人大代表踊跃参与,用植一棵树、栽一抹绿、护一方绿的实际行动,为大地增绿、为美化环境添色。
热心植绿添春意。3月14日上午,在杨梅河增岭河段植树现场,代表们和镇村党员代表、干部群众、志愿者等人相互配合,或两人一组,或三五成群,相互协作,干劲十足。大家挥锹铲土、扶苗填坑、踏土夯苗,浇水灌溉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100株紫荆花向阳而生,为初春的土地孕育了一片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杨梅镇人大以村(居)为单位组建代表小组,由各代表小组根据村(居)实际,组织代表主动参与“年例来种树”“人大代表述职暨植树活动”“外嫁女回娘家共植幸福树”“大手拉小手 一起来植树”“‘3·12’主题植树活动”等植树活动共20多场(次),带动群众800多人(次)参与绿化美化活动。在人大代表和镇村干部、志愿者、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已在镇村主干道、河道等地方种植小叶榄仁、紫荆花、鹅肾树、化橘红、桂花树等苗木1000多株。
用心护绿美家园。为了做好绿植管护工作,让“一时绿”变“持久绿”,杨梅镇人大全面建立“人大代表林”长效管护机制,明确人大代表林的管护职责,责任到人,并发动人大代表主动参与网格化包片监督区域内绿植管护,激励代表积极参与绿化美化后续管护,营造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推动绿美工作由“集中种植”向“长期管护”转变。
在杜村“人大代表林”管护活动现场,大家先清除林内的杂草,再对苗木生长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断枝、倾斜、倒伏等情况及时扶正倾斜苗木,并做好苗木补植,发现未发芽的苗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我们坚持‘三分种、七分管’工作原则,除了组织集中管护活动,还安排有经验的代表定期巡查代表林病害虫情况,邀请林业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障苗木健康生长。”杨梅镇人大代表、杜村村党总支书记黄昌英表示,村里还将建立“1名代表+ 10户群众”的管护结对机制,让每株树都有“监护人”。
栽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接下来,杨梅镇人大将继续抢抓“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机遇,围绕绿美生态建设要求,综合运用观察、听取报告、满意度测评等监督组合拳,持续跟踪问效,推动建立“造林-管护-评估”全程监督体系,不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共绘杨梅绿美生态底色。
记者 梁郁文 通讯员 曾楷瑞 许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