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茂名高质量发展 > 县区
电白区22个镇(街道)全面铺开积分制 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巧用“积分制”赋能“百千万”
时间: 2025-03-13 10:40:07 来源: 茂名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打印】

  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电白区将积分制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在全区22个镇(街道)全面铺开乡村治理积分制,通过“量化赋分+正向激励”模式,激发村民参与热情,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赋能“百千万工程”。目前该区78%农户纳入积分管理,平均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2万元,信访量同比减少53%。

  强化顶层设计 搭建“三位一体”积分体系

  立足农业大区、人口大区实际,构建起“党建引领+村规民约+群众主体”的积分制治理框架。一是科学定规,分类积分。制定《电白区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方案》,设置“基础分、正向加分、负面扣分”三类指标。基础分为60分,涵盖遵守村规民约、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基本义务;正向加分以40分为上限,设置“红白事简办+5分”“举报违建+3分”“参与调解纠纷+2分”等特色条款;负面清单,对乱倒垃圾、违规占地等行为扣分并公示。二是数字赋能,智慧管理。开发“善美电白”积分管理小程序,实现“扫码签到活动、实时查看排名、线上兑换商品”一站式服务。村民以前觉得积分制是“花架子”,现在手机一点就能查积分,参加村务更有动力。

  注重特色实践 打造“积分+”融合品牌

  将积分制与本土特色深度融合,形成三大亮点模式。一是“积分+沉香产业”激发致富动能。在观珠镇,全国最大的沉香种植基地创新推出“沉香积分”,村民每参与一次沉香种植技术培训可获积分2分,带动5户以上农户加入合作社可获积分10分,积分可兑换沉香苗、加工设备租赁优惠。该模式已带动300余户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户均年增收超8000元。二是“积分+滨海文化”涵养文明乡风。沿海各镇(街道)将“妈祖信俗”“龙舟文化”融入积分体系:参与非遗传承活动每次可获积分3分;组建龙舟队并参赛可获积分15分;维护古驿道、古炮台等文物可获积分5分。马踏镇通过该机制修复古建筑7处,组建文化队伍5支,获评“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是“积分+网格治理”筑牢平安防线。林头镇构建“1名网格员+N名积分标兵”微治理单元:村民提供有效治安线索每条可获积分5分,成功调解邻里矛盾每起可获积分8分,年度积分前50名纳入“乡村治理人才库”。2024年该镇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7%,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6%。

  加强机制创新 构建长效运行闭环

  该区采取多举措加强积分机制的创新和长效运行。首先是多元筹资保运转。建立“财政补贴+集体经济+乡贤捐赠”资金池:区从驻镇帮镇扶村资金中安排300万元专项经费;村集体将撂荒地复耕收益的10%纳入积分基金;发动乡贤认捐“积分超市”,该区已募集物资价值350万元。其次是立体兑换增活力。设置“物质+精神”双重激励。基础兑换:1积分=1元,可在村积分超市兑换米面油等日用品;进阶奖励:累计500分可获“文明家庭”挂牌,600分可优先推荐入党、参军;特色权益:高积分者享受景区门票折扣、银行贷款贴息等优惠。三是动态调整促公平。建立“月公示、季评议、年修订”机制:每月在村务公开栏、祠堂、广场公示积分榜;每季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议特殊案例;每年根据实施情况优化积分规则,积分制实施至今,已迭代更新3版细则。

记者 柯小瑛 通讯员 刘绪良 崔少鸿